凌云猜谜语

武松打虎教案篇4

教学要求:

1、让学生通过武松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。了解武松沉着、机智、勇敢的性格。

2、学习生字新词。

3、积累武松机智、勇敢的句子。

4、复习巩固“注意词的使用范围”的方法,并运用这个方法确定“摇摇晃晃”,“咆哮”的使用范围。

教学重点:复习巩固“注意词的使用范围”的方法。

教学时间:2课时。

第一课时

课时要求:

1、读全文,了解大意,理清课文的脉络。

2、自学课文生字新词。

3、学习课文第一段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示题。

1、板书课题:10武松打虎

2、师述:这个故事是根据《水浒》第二十三会改写的。

二、自学课文。

1、预习课文:①自学生字新词,读通课文。②理解“怠慢、苍凉,咆哮”等词语的意思。③按“喝酒一上冈一打虎一下冈”给课文分四段。

2、检查预习情况。

3、分段:

第一段:(1一一lo.)武松在酒店喝酒。第二段:(11一一14)武松很勇敢地上冈。第三段:(15一一24)武松打虎的经过。第四段:(25)武松下冈。

三、学习课文第一段。

(1)“三碗不下冈”是什么意思?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:用“一一”划出。

(2)武松是怎么做的?用“~~”划出。

(3)自由读,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。

(4)出示句子,讨论交流。①凡是来喝酒的客人,三碗以后没有一个能过得景阳冈,都醉得爬不起来了。(这句话说明酒性烈,一般的客人喝三碗就醉得过不了山冈。)②武松一口气又喝了十五碗,随后,笑眯眯,醉醺醺地走出酒店。(武松喝了十五碗酒,加上前面喝的三碗,共十八大碗,却没有醉倒,说明他酒量大。)

(5)齐读第一段。(6)小结:这一节主要讲武松喝了十八大碗酒没有醉倒,还准备上山冈。

四、作业:1、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2、抄写生字组成的词。

第二课时

课时要求:

1、学习课文二~四段,重点训练“注意词语的使用范围”的方法。

2、摘录描写武松机智、勇敢的句子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谈话引入课文。上一节课,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段,了解武松喝了十八大碗酒没有醉倒,听说景阳冈有老虎,毫不在乎,大摇大摆走上冈。他是怎么想的?我们学习第二段。

二、学习第二段:

1、指名读第二段,划出武松想的话。(武松想;“好汉不怕虎,怕虎非好汉。走!”)

2、读一读,体会一下,这句话说明什么?(这句话说明武松勇敢。)

3、指导、齐读第二段。

4、小结过渡:武松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,当他看到老虎又是怎样表现的呢?

三、学习第三段。

1、默读、思考:你从哪些词看出老虎的凶猛?用“AAA”表示;你又从哪些词看出武松的机智、勇敢?用“。。。”表示。

2、小组讨论。

3、全班交流。注意;老虎的动作和武松的表现要联系起来理解,重点抓。

6、小结过渡:武松面对老虎毫不畏缩,机智、勇敢地与老虎斗争,成为世人敬仰的英雄。

四、学习第四段:1、齐读第四段。2、小结:武松下冈。

五、完成课堂练习2作业。

1、出示句子:①武松嘴发干,浑身热乎乎的,便摇摇晃晃地走到大青石前躺下。(“摇摇晃晃”能换成“大摇大摆”吗?为什么?)②老虎咆哮着扑向武松。(“咆哮”能换成“喊叫”吗?为什么?)

2、方法:①弄清词的本义。②比较意思较为接近的词。③联系上下文确定词的使用范围。

3、答案:(①“摇摇晃晃”不能换成“大摇大摆”。因为“摇摇晃晃”的意思是摇摇摆摆。课文中指武松喝了十八碗酒,这是酒性开始发作,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的步伐。而“大摇大摆”中的“摇”与“摆”是体现威风或自在而故意摇摆的样子。②“咆哮”是指(猛兽)怒吼。还可以解释为发怒时口中发出很响的声音,如一般的喊叫就不能用“咆哮”。课文中老虎几次进攻都遭到失败,武松又用哨棒打它。引得老虎发怒而大叫,这时用“咆哮”十分确切。)

六、摘录句子。1、先在文中划出句子,讨论。2、摘录在练习册上。

总板书:10武松打虎老虎扑掀剪武松跳躲闪揪踢摁打(机智勇敢)

上一篇: 难忘的老师作文13 上一篇: 猫教案篇2

相关谜语

推荐谜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