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,游客在景区乱刻乱画的行为普遍遭到社会的谴责。可今日广东连山金子山风景区开设的“刻字林”,却又为游客信手涂鸦的愿望开了一扇“天窗”。
开设这么一扇“天窗”,看似能够疏导游客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,实质上却更容易进一步诱导和纵容游客的胡乱涂鸦。“刻字林”的面积有限,游客涂鸦的欲望无限,就好比“诸侯之地有限,而暴秦之欲无厌”。用“刻字林”只能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缓解游客在其他景点随意刻画的欲望,却也只是杯水车薪,只够一时救急。
长此以往,“刻字林”能满足游客的空间愈来愈小,而游客的需求却日益见长。到那时,恐怕景区乱刻乱画的行为会愈演愈烈,这又该如何呢?扩大“刻字林”的面积?要知道,水涨船高,供给赶不上人们的需求,不定什么时候,人性化的疏导就会演变为对人性的纵容,反倒又怪罪当初的“刻字林”养虎为患了。与其如此,倒不如从一开始,就不要开设这样的景区,不要燃起游客心中那簇本就不安分的火苗。这扇“天窗”引来的不一定是蝴蝶,还可能是杀人蜂。
解决游客乱涂乱画不文明问题的根本,应着眼于游客产生乱涂乱画行为的思想根源,而并非提供“刻字林”等无谓的客观因素。
从主观来讲,有景区设立“刻字林”无非是想让游客想要涂鸦的心理在特定区域内得到满足,以达到不在其他区域产生此心理的目的。可这种设想本身就不够主观,就连游客都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理需求,又怎么能奢望“刻字林”这个客观因素来束缚住游客的心呢?真正有效的做法,不是用“刻字林”拖延游客肆意涂画的步伐,而是让游客自行扼杀内心不安分的想法。追本溯源,是道德的缺失,社会意识的淡薄,那一切就应从源头抓起,又何苦开设什么“刻字林”呢?
“刻字林”事件,不仅使林中景观遭到损害,更为广大景区的保护埋下了一颗定时。我们与其祈求这片刻的安宁,不如想方设法根除后患。
莫要养虎以为自患,莫令祸从“刻字林”出。